未经陶瓷信息网的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近年来,多种生产要素费用急剧攀升,包括物料、包装箱、燃气、煤炭及电力开支,这种上涨势头连绵不绝,仿佛层层剥开洋葱,逐步蚕食着陶瓷行业的盈利空间。尤其在第三季度,众多主要产地的厂商纷纷指出:瓷砖售价的增幅远远赶不上成本增加的幅度,公司已经陷入亏损境地。
另有一批值得关注的信息,在十月底之前,几家主要的上市陶瓷公司先后公布了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尽管从年初到现在的整体收益都有显著提升,然而单是第三季度的利润率却都未能达到八个百分点,并且这个比例也低于去年的水平。
几乎无法想象,那些品牌价值很高且能获得超额利润的上市大型陶瓷公司,第三季度的净利润比例都低于百分之八,而全国众多依靠低价竞争、始终在微利状态挣扎的中小陶瓷企业的经营状况会是多么艰难。
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发布的信息,过去几年内,大型建筑陶瓷制造公司的销售利润率稳定维持在百分之六的水平,但今年前六个月,全国范围内这些大型建筑陶瓷制造公司的销售利润率已经下降到了百分之五点六七。
这表明,一旦制造费用急剧增加,众多公司的盈利水平很可能低于收支平衡点。今年第三季度,许多在宣布调价时声称“持续亏损”的陶瓷行业公司,可能确实是在“亏损中维持经营、亏本进行销售”。
形象展示 图文无关
上半年建陶行业销售利润水平仅为5.67% ,所有前三季度的上市陶企净利润水平均出现降低
陶瓷业曾长期被视为高利润领域,但近年来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该行业企业盈利能力显著下滑,其利润水平在整个家居建材领域中也不占优势,许多陶瓷公司稍遇挫折就可能面临亏损困境。
以2021年上半年来说明,全国范围内规模较大的建筑玻璃公司获得的销售利润占比是14.8%,规模较大的水泥公司销售利润占比为15.1%,定制家具行业的整体净利润占比平均为8.73%,钢铁行业销售利润占比为6.6%,规模较大的卫生陶瓷公司销售利润占比为8.06%,而规模较大的建筑陶瓷公司销售利润占比却只有5.67%。
在2021年第三季度,由于制造成本急剧上升,陶瓷行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下滑。通过已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来看,规模较小的公司没能幸免于成本飙升的冲击,市场领先的企业同样遭遇了严峻挑战。
根据蒙娜丽莎、帝欧家居、东鹏控股这三家上市陶瓷公司披露的公开信息,今年前三个季度,它们的营业收入普遍有显著提升,然而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却出现了明显下降。去年第三季度,这些上市陶瓷公司的净利润率普遍超过10%,但今年第三季度该比例均跌至8%以下。由于第三季度的表现不佳,导致它们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润率整体降低了大约3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蒙娜丽莎的净利润提升了百分之三十点三,帝欧家居增长了百分之八点一九,东鹏控股暴涨了百分之七十九点二六。这表明,到了第三季度,不断攀升的经营开销,使得行业领先的公司也承受了明显压力。
这些年,瓷砖制造开销不断攀升,其中9到10月期间增长最为迅猛,部分陶瓷制造公司今年总共调整了七八回售价,单是10月份就调整了四次。即便是价格一向比较平稳的广东地区主要厂家和顶尖品牌,也纷纷提高了产品定价,形成了“所有厂商都涨价”的史无前例的状况。一位来自广东的知名企业高管开玩笑讲,瓷砖的市场价位持续走低已经历了二十个年头,未曾料到竟然会出现调高的情形。
形象展示 图文无关
过去三年中,每年都有15%到20%的公司出现亏损情况,第三季度尤其明显,许多陶瓷行业的企业表示,主要原因是成本急剧上升导致了经营亏损。
二零二一年,陶瓷领域状况异常离奇。从年初开始,不断传出各类开销增加的讯息。业内人士原以为这只是常规的节后涨价,未曾料到这种现象持续了近十二个月。
第一季度,纸箱价格上涨了1200元每吨,氧化锌、氧化钴、氧化铝、碳酸锶、硅酸锆、片碱等原材料的价位都显著上升;第二季度,能源成本开始持续增加;第三季度,“煤炭供应过剩”、“电力价格高昂”、天然气、纸箱的价格轮番上涨,其中煤炭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一度达到3000元每吨以上,许多中小陶瓷企业承受巨大压力。
某来自广东的品牌代工厂表示:品牌加工的利润率原本很低,仅有极少数百分比,今年各项费用持续攀升,已经导致收益变成负数,若不停止生产就会持续亏损。
形象展示 图文无关
江西高安地区,部分陶瓷公司透露,今年多数企业有望达成年度销售指标,然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处于亏损或盈亏平衡状态,尤其是那些新建了生产线的公司,上半年因停产导致市场布局受阻,同时下半年天然气费用不断攀升,使得这些企业必然面临亏损。
《陶瓷信息》通过山东产区抽样了解,在制造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今年山东陶瓷厂家的制造成本最低增加了25%,最高则大幅度超过30%。部分陶瓷厂家透露,自年初恢复生产之后,其公司每片800×800mm规格瓷砖的整体成本大约上涨了5元,涨幅至少达到了25%以上,然而瓷砖售价的增幅却不足10%。“瓷砖涨幅远没有成本涨幅高,不少陶企可能处于亏损状态。”
当前,自第三季度起,煤炭、天然气及电力等主要基础物资价格持续飙升,陶瓷行业收益显著降低,众多公司为控制损失,被迫提前歇业休假,以此应对成本急剧增加的挑战。
今年以来陶瓷制造费用急剧上升,已吸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次报道关注。CCTV《央视财经》栏目披露,陶瓷制品本身的利润空间相当有限,通常不超过十分之一,今年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即便不计化工物料、纸箱及人工成本,生产开销已增长超过十分之一,这迫使一些规模较小的陶瓷制造企业陷入维持收支平衡甚至亏损的困境,因而被迫选择暂时停产。
十月份以来,寒意凛冽,许多陶器企业于困境中承受痛苦,众多经营者为维持运转而倍感吃力,此番光景令人感慨万千,心生哀戚。
事实上,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陶瓷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大约维持在百分之六,与其他家居建材行业相比,这个比例偏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提供的信息,过去几年全国超过1100家规模较大的建筑陶瓷企业中,每年出现亏损的公司数量超过150家。
形象展示 图文无关
以下为2018-2021上半年建陶行业规上企业运行数据:
根据陶瓷行业2018年至今的发展状况分析,近年来该领域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每年大约有15%到20%的陶瓷公司出现经营亏损,同时每年差不多有100家陶瓷公司被市场淘汰出局。
行业内许多专家指出,尽管当前煤炭和化工产品价格有所回落,但电力费用却急剧攀升,加之“双碳”目标和节能降耗的要求,公司今后必须投入巨额资金实施节能改造,同时降低每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这对众多利润微薄、附加值低、经营效益差的陶瓷公司而言,未来的成本挑战和生存困境将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