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走势背离基本面市场风险积聚上升,9月行情咋走?

admin 3 0

棉价走势与基本面背离

市场风险积聚上升

中国棉花市场月报(2021年9月)

2021年9月至今,世界经济扩张步伐预期减缓,物价持续处于高位,民众购买意愿有所减弱。此时北半球棉花进入收获期,价格刷新历史记录,未来市场行情将走向何方,本报告将加以分析。

第一部分 回 顾

一、国际棉价出现过山车式行情

今年九月,海外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美联储暗示今年可能减少债券购买,但实际没有取得具体成果,全球股市出现大幅动荡,国际棉花价格在经历上下波动后,九月末显著上涨,ICE价格超过每磅一美元,创下2011年11月以来最高纪录。到2021年9月28日,ICE棉花期货主合约结算价为每磅100.3美分,比上月增长6.44%,比去年同期增长52.69%,国际棉花指数(M)代表进口棉中国主要港口到岸的平均价格是每磅111.64美分,按照1%的关税计算,人民币进口成本为每吨17989元,比上月增长4.64%,比去年同期增长44.18。

二、国内棉价大幅波动

九月份,籽棉预期售价偏高,促使九月初棉花价格走高,但中下旬,下游“金九银十”好景不长预期显现,棉纱价格趋缓进一步佐证,国内棉花价格一度摇摆走低;九月底,受中秋国际市场大幅上扬,以及新疆籽棉收购价格大幅提高带动,郑棉快速飙升,触及2012年5月以来峰值。到2021年9月28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的主导合同结算价是18555元每吨,比前一个月增长了5.67%,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5.47%;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表示内地328级皮棉价格)大约是18556元每吨,比前一个月上升了3.1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5.48%。

图1 2020年以来国内外棉花期货价格走势图

第二部分 分 析

一、国内外宏观环境

全球经济增势有所减弱。新冠疫情病例不断增加,物价持续攀升,加之供应链问题依旧存在,导致经济增长预期降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美国2021年的增长预估由五月份的6.9%调整为6%,同时将全球经济增长的预估从5.8%修改为5.7%。九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六十点五,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五十八点七,虽然这两个数值都维持在五十以上,处于扩张状态,不过从六到七月的高峰期过后,指数便呈现下滑趋势,需求方面的指标开始显现疲软,表明经济增长的环比动力已经减弱。

剪刀差创下峰值,政策对企业的扶持效果显著。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信息,今年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0.8%,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则同比增加了9.5%,达到了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两个指数的涨幅差距拉大,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值。这说明原材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但并没有真正反映到最终消费品的价格上。最新央行货币政策方针明确,货币调控需兼具机动性与精确性,并且做到恰当适量,确保市场资金维持适当宽松状态,同时提升信贷规模扩张的平稳度。要始终将支持产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二、国内外供需动态

(一)供应

2021至2022年期间,中国棉花收成维持原有规模,但多数棉花生产大国均实现增产,其中澳大利亚、美国及巴西的棉花产量增长尤为显著,预计增幅将超过十分之一,全球棉花供应量因此预期将更为丰富。据多家国际研究机构分析,2021至2022年度全球棉花总产量预计介于两千四百九十三万吨到两千六百零三点七万吨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在百分之三点零六至百分之六点四之间,这一增速接近过去五年来的平均水平。

1、全球主要产棉国动态

美国棉花采摘和加工过程进展迟缓,优质棉苗的比例有所提高。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9月26日,美国棉花开始吐絮的比例为60%,完成收割的比例为11%,这两个数据分别比五年前的平均水平低了4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生长条件良好及以上的棉花种植面积占65%,这个比例比去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

印度棉花整体收获进程缓慢,启动价格居高不下。由于疫情干扰,今年印度棉花种植、采收、加工环节均有所推迟,大规模收购预计在11月上旬启动。仅北部部分棉区有少量籽棉上市,价格大约是最低收购价的两倍。今年,印度棉花种植面积较去年缩小了6.44%。

巴基斯坦新棉供应节奏明显加快。虽然最近该国新棉遭遇了虫害侵扰,不过整体态势良好,到9月1日,巴基斯坦籽棉投放市场数量折合成皮棉大约27.8万吨,这个数值超过了过去几年同期的数据。

澳大利亚启动了2021至2022年度的棉花种植工作。到今年9月份中段,昆士兰州的新棉种植活动已经展开。农业资源经济研究局(ABARES)预测,这一年度澳大利亚的棉花种植规模将达到49.6万公顷,收获量预计为104.4万吨,或将创下历史第三高的记录。

巴西棉花收割工作快要完成,对外销售优势不再。巴西CONAB数据显示,到2021年9月18日,2020/21年度该国棉花整体收割完成率为97.6%,而去年同期为99.4%;8月至12月是当年巴西棉花销售和装运的繁忙时段,但现在巴西棉花船货价格接近同等品质的美国棉和澳大利亚棉,相比去年其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

2、国内棉花供应动态

棉花年度临近尾声,库存量持续减少。8月份,新棉花还未上市,纺织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状况比较稳定,国内棉花流转库存继续降低。根据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信息,到8月底,全国棉花流转库存的总量大约为123.01万吨,与上个月相比减少了50.09万吨,也比去年同期的数值低了41.95万吨。新疆地区有43个仓库里存放的棉花流通库存数量为70.44万吨,与上个周期相比减少了42.27万吨,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1.57万吨。

当前轮换的棉花数量已经达到六百万吨以上。从二十四日这个月算起,只有生产纺织品的单位能够参与购买轮出的棉花,不再让其他用途的企业参与购买,这样就能很好地满足棉花刚上市时,纺织单位对棉花的需求。到二零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那一天,计划要轮出的棉花总共是六百零八万零八百吨。

新疆棉花预计将减少收成。九月份到来后,当地棉花开始快速吐絮,生长状况良好,部分抵消了早些时候恶劣气候造成的不良后果。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在九月初进行了调查,预测2021年中国棉花整体收获量达到568万吨,比六月份的调研数据增加了1.8个百分点,但相较去年降低了4.5个百分点,其中新疆地区的产量预计为514.9万吨,比去年减少了1.9个百分点,而与六月份的调研结果相比,这个数值提升了2.6个百分点。

(二)需求

全球主要消费区域服装销售情况变化明显,8月份美国服装市场增长势头减弱,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复苏态势不稳固。中国国内服装市场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服装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发展态势。有国际组织预测,2021至2022年期间全球棉花消费总量预计在2587到2702.7万吨之间,与上一年相比增幅预计为0.28%至3.72%。

1、国外棉花需求动态

基本面背离风险_棉价走势分析_棉布价格

美国服装市场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八月份,美国服装专卖店零售总额达到两千五百八十亿美元,与上月相比增长了百分之零点一,和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百分之三十八点八,但增速持续减慢,不过相较于疫情爆发前那个时段,销售额仍然增长了百分之十五。美国零售数据的好转,部分原因是学生返校消费以及大量有孩子的家庭拿到了政府发放的补贴。九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出乎意料地跌到了七个月来的最低水平。表明对德尔塔毒株和物价上涨的担忧继续打压市场人气。

欧盟的服装市场消费量正在增加,这得益于民众接种新冠疫苗比例的提高以及经济振兴措施带来的积极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动正逐步加快。根据欧洲联盟的官方数据,在2021年7月份,该地区的商品销售总额与上月相比减少了1.9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增长了3.8个百分点。具体到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的零售额,7月份同比提升了7个百分点,环比也增长了6个百分点。不过,由于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传播,零售行业的信心有所减弱。

日本消费活动尚未完全摆脱疫情带来的影响。7月份,该国零售总额减少了9.3%,与上个月相比出现了显著的下滑。其中,纺织品和服装的销售额达到了6930亿日元,同比增长了2.9%,实现了正增长,不过相较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仍然低了22.3%。伊藤忠经济研究所指出,由于紧急情况下人们的出行次数减少,消费的高峰期预计将在8月份到来,而到了9月之后可能会逐渐回落。

2、国内棉花需求动态

今年八月,国内服装市场购买力增长再次减慢。本月,国内多个地区出现疫情,人们出行购物频率降低,导致服装销售增长明显减缓。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二零二一年八月,国内达到规定标准的服装鞋帽纺织品类商品零售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百分之六,服装销售总额降低了百分之七点六,这是二零二一年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去年八月则是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基数效应对本月市场销售增长也产生一定影响。

今年八月我国服装出口持续增长,超出二零一九年同期的数值。由于纺织品出口减少,八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已经连续四个月出现下滑,不过跌幅比上个月有所收窄。由于海外订单重新流入,服装出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当月出口的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大。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八月,我国纺织品业出口总额达301.23亿美元,与去年同月相比减少2.59个百分点,但相较于2019年同期则提升了17.15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为125.24亿美元,较去年同月下降14.90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5.06个百分点,而服装出口金额为175.99亿美元,较去年同月增长8.59个百分点,相较于2019年同期则增加12.10个百分点。

(三)全球及中国棉花市场形势分析

1.通货膨胀飙升,流动性泛滥和收紧预期交织,推高市场风险

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该国八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百分之五点三,已经连续十五个月出现上涨,并且连续第四个月涨幅超过百分之五;与此同时,八月份欧洲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百分之三,达到了九年来最高水平,其持续状态还有待观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多次讨论减少资产购买计划,但尚未确定具体宣布时间,最终决定将依据后续关键经济数据;未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政策走向仍将对市场产生干扰,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价格波动情况。

2、全球棉价涨势缺少基本面的支撑

从供应角度分析,十月至十二月期间,正值北半球棉花集中上市阶段,因此出现供应量激增的情况,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的港口堵塞问题持续加剧,由于供应链各环节紧密相连,具有明显的短板效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运作效率,进而造成整体效率的下降。根据市场情况,为避免节日供应不足,公司加快了库存准备,部分圣诞消费需求因此提前发生;从长远角度分析,消费与经济状况紧密相连,当前经济增速减慢,物价水平上涨以及供应链持续存在的困难等情况,比去年更为突出。因此,消费反弹的态势将不如往年强劲。这股不断攀升的行情,因为缺乏基本面作为后盾,很难继续维持,不过只要资金还在市场上,就不太可能出现急剧的下滑。

3.国内新花抢收预期推高,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新疆棉花加工能力出现闲置,当季棉花抢购情况看涨,十月份,新疆部分地区的籽棉上市价格超过九元每公斤,籽棉折算成皮棉的成本来到两万元每吨,创下2011年至今的最高纪录,若价格继续无序上涨,市场面临的潜在问题会日益突出,与棉花相关的公司应该审慎决策。棉花为季节性产物,每年仅收获一次,其消费贯穿全年,皮棉价格增加对纺织业出口造成压力,在国内市场,生产过剩致使纺织产品价格难以显著提升,下游企业对棉花价格的支撑能力较弱;十月份之后,新棉花大量投放市场,但供应集中释放尚未发生,存在后期收购完成棉价可能下行的情形。

4、能耗“双控”政策推进,下游市场趋于谨慎

旺季市场表现不如预期,棉纱棉布库存开始增加,个别纱线出现贱卖情况,布匹国内订单量大幅下滑。由于能源使用管控政策的实施,一些地区的纺织印染企业面临用电限制,导致部分工厂减产或停工,具体持续时间及影响程度尚不明确。企业响应地方号召,主动调整生产安排,未来业务拓展将保持谨慎态度。节约能源消耗,淘汰陈旧生产能力,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5、全年度棉花宏观调控基调——稳定

商品价格急剧攀升,主要源于主要经济体推行宽松的金融策略,同时受到供需失衡状况的左右,从九月起,国家常务会议已两次讨论“实施长期短期政策协调”,九月一日会议着重提出要增强对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九月二十二日会议则着重强调“确保市场预期稳定,维持经济稳定发展”。当前政策持续强化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市场供需失衡状况将逐步改善,估计今后诸如棉花之类的重要商品价格会慢慢趋向正常水平。

第三部分 产销存预测

一、2021/2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和消费量纷纷调增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最新9月报告指出全球棉花产销存情况,2021至2022年度,期初库存为2066万吨,较上期减少32万吨,减少1.53%,较去年同期减少147万吨,减少6.64%;年度内全球棉花产量为2493万吨,较上期减少12万吨,减少0.48%,较去年同期增加74万吨,增加3.06%;消费量为2587万吨,较上期增加9万吨,增加0.35%,较去年同期增加21万吨,增加0.82%;期末库存降至1972万吨,较上期减少93万吨,减少4.55%,较去年同期减少53万吨,减少2.62%;全球棉花产量未能满足需求94万吨,比2020至2021年度收窄53万吨;期末库存与消费比值为76.23%,比2020至2021年度下降4.29个百分点。

二、2020至2021年度国内棉花使用量较上个季度有所上升,2021至2022年度棉花产出较前一个时期有所增长

根据专题调研成果以及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市场行情的研究评估,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2021年9月,对2020/21年度和2021/22年度国内棉花的生产、经营及库存情况进行了如下调整说明:

2020至2021年期间,国内棉花生产、消费及库存情况预测如下:该年度棉花总产量预计达到595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1.83%。消费方面,经过调整后,本年度棉花使用量增加12万吨,达到861万吨,同比增长15.16%。进口量则出现下降,环比减少6万吨,最终为275万吨,但同比增幅高达71.29%。至于期末库存,环比减少18万吨,降至628万吨,同比增长0.77%。整体来看,产需之间存在266万吨的差距。

2021至2022年期间,国内棉花生产情况预测如下:本年度我国棉花收获量比上一年度增加十万吨,达到五百六十八万吨,但较之前一年减少百分之四点五四;棉花使用量总计八百二十四万吨,相比去年下降百分之四点三;棉花输入量有二百三十一万吨,较上一周期减少百分之十五点九;年度末的棉花存储量减少八万吨,最终为五百九十九万吨,与上一年相比降低了百分之四点五九;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差额为二百五十六万吨,比2020至2021年期间缩小了十万吨。

主要结论

总而言之,德尔塔变异病株仍在扩散,物价上涨和持续的供应链问题都导致全球经济增速减慢,制造业活跃度下降,资本市场波动剧烈。棉花价格在经历波动下跌之后,突然出现非理性的快速上涨。目前全球疫情还在不断变化,外部环境存在变数,棉花产业链自身的运行动力依然不够强劲。新花供应量大幅下降,政府加大力度保障经济稳定,棉花价格最终会回归其基本价值。

标签: #棉价走势 #市场风险 #供需动态